浪潮之声:艺术、城市与未来

2025 深圳艺术周 海上沙龙

2025-03-28,深圳市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L3境山劇場


边界的模糊让城市存在一些有趣的改变

林岚,艺术家

2009年我开始了《微观经济》这一项目,当时我拿到人生第一笔材料费,与一个很心仪的NGO——“香港妇女劳工协会”合作。当我说,我们可以开始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时,他/她们都非常热心。过去,他/她们也与设计师合作项目制作大量布袋,也不是不好,但总觉得有点无聊,希望让事情更具有挑战,而让自己的生活升起一点波澜。过去大家可能以为只有艺术家才会渴望挑战,其实工人所喜欢的挑战性比我更多。

很多人以为设计师或者艺术家,请工人做事情是不是更有话语权?其实他/她们知道我也不是很有钱,只是靠薪金支付,有时社工还会跟我说,如果不是政府的资助计划,其实可以少付一点(我的计划中,有一部份是給协会的,所以她们觉得可以适当调整)。从某种程度来看,他/她们反而比较同情我,所以在创作里面,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,我去同情他/她们,而是我们互相帮助、共情的一种状态。


艺术是会自己成长的,我不可能想象十年、二十年后我的作品可以获得怎样的成就,这仅仅只是我在香港那个小小区域里的一个观察,然后我把这个观察散播到不同的地方,让人们知道这个小小的区域里发生过什么事情。所以我只是一个宣扬的媒介,把观察分享给观众,让他/她们看到以后可能产生一种想法,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再做一点事情。


“窗后”这个展览有一个关于边界的作品——蚝桶。讲的是香港跟蛇口之间有一个养蚝的地方,那些渔排经常有一些走散的蚝桶,所以两岸之中哪边的人打捞到这些蚝桶,它们就属于哪边的人。这种边界的模糊让我想到,我与劳动者之间的身份转换实际上也是如此。在这个城市里面,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非常专业,但当我们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,又不一定会以职业为界限,因为这个界限常常处在模糊的状态,同时也让这个城市存在一些有趣的改变。